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在大连成功举办
新闻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浏览人次:0

 用科技培育中国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基因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在大连成功举办

       当前,中国食品工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期。在其成长和转型中,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我国食品科技的迅猛发展,正成为推动我国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10月20—22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
       作为食品行业的年度盛会,会议受到了中国食品科技与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同时,作为中美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高端平台,会议亦展示了中国食品科技界的整体实力,并开辟了科技与产业对接的创新发展新模式。美国食品科技学会、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渤海大学等120余所国内外高校、70多家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及专家的参与,娃哈哈、贝因美、英创松公司等众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代表悉数到会,参会人数突破1200人。以娃哈哈宗庆后董事长为代表的数十家大型企业负责人的到会,彰显了中国食品科技力量与产业创新需求正有效对接。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食品安全的科学研究基础上达成的“学术界共识”,正在破解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之惑”,在风险评估与风险交流中显示科学的力量和价值。

厚积薄发――中国食品科技力量大集结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的年会自2003年恢复举办至今,已是第十二届。与美国食品科技学会(IFT)共同举办的中美论坛自2002年在上海首次召开以来,也走过了十三年的路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此次年会上,参会人数突破1100人,参会者涵盖国内外食品不同领域的专家及知名企业代表。由此,也彰显出不断快速成长的中国食品科技力量正在有效集结。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拥有235所食品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开设了与食品相关的学科。自2010年以来,我们每年有10余万名的食品专业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支撑了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旺盛需求。与会专家指出,食品科学与食品工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产业的发展为食品科学学科提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纽带与平台,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关键和共性科学问题,是食品科学开展研究的重点方向。
       近年来,国家对食品科学学科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及产业化开发十分重视,资助力度逐年上升,资助项目涵盖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科技支撑计划等。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及近年来食品科学学科可持续健康发展需求的推动下,高水平研究论文持续增长。相关数据显示,从2013到2014年,在全世界发表食品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论文中,中国发表的论文所占比例从14.7%提升至17%,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较2010年中国发表的论文8.1%的占比,5年增长一倍。
       高效分离技术、浓缩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竞争优势明显。同时,一批重大成果推动食品产业发展。经过联合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在食品加工过程、食品生物技术以及食品安全与控制三大体系中均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成果。
       与会专家指出,当中国食品科技界扎实的基础研究及优秀论文数量的增长,积淀成中国食品科技逐渐厚实的功底,厚积薄发地转化为对中国食品产业新一轮创新的强大支撑,转化为对中国百姓健康安全的科学支撑时,将形成中国食品工业面向未来的强大内生动力。

学术界共识――破解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之惑”
       我国于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关于风险交流。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的原则,首次增设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此次年会期间举办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专家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就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的经验和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国内57位权威专家对2011-2013年公众关注的38个食品安全热点事件进行的分析表明,公众及媒体对热点中属于食品安全事件认知的平均准确率不足25%。由此显示出,对中国食品安全认知,科学家与消费者间存在明显差异。究其原因,即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缺失,这也是中国食品安全中的主要矛盾。
       目前,政府部门的管理多以危机应对为主。与会专家表示,从欧美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来看,风险交流是投入少、效率高的一环。其重要性和高效性越来越为国际认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在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的三大框架中,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因具有突发性与不可控的特征,因此成为难度最大的工作内容。众所周知,风险交流的缺失,已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短板,是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之惑”的根源,亟待引起关注。
        据了解,为补齐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短板,2014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方面大量的工作,夯实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科学基础:在政府层面,集中国际国内两股科技力量,为监管提供科技咨询,组建食品安全的“科技智库”;在行业层面,参与卫计委标准修订,在方便面、冷冻食品两大领域进行系统的风险排查与研究,引导行业做公众科普;在媒体层面,与主流媒体结盟,用科学的声音填补食品安全的信息真空。
       为拓展风险交流渠道,创新风险交流载体,学会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联合创办了《食品安全风险解析》,针对国内外食品安全焦点、热点涉及的关键风险点,邀请食品安全领域相关权威专家,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进行科学解读和专业分析。如,针对2014年2月出现的偶氮甲酰胺(增筋剂)风波,邀请业内权威专家及时进行专业分析和科学解读,从而成功化解一场食品安全风波。2014年1-12月共完成38期周报,这一尝试亦使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脉络更清晰。在这项工作中,学会用权威专家的科学观点,力求严谨、准确地表达“科技界共识”,夯实了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科学基础。
       此外,科学家与媒体人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也是阻塞风险交流的重要原因。而媒体又对消费者的认知影响最大。因此,积极加强与媒体之间的风险交流也是学会工作的重点。通过让媒体参与走进食品行业的活动、各种专业沟通会及境外学习,培养主流媒体中知名记者“表达正确的观点”,从而逐步构建起舆论安全的网络。
       孟素荷表示,学会力求从2014年起,在年复一年对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的持续评估中,探寻相关规律,判断中国食品安全的热点走向,凝聚科技界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共识,形成重要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科学积累。同时,对舆情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要在预警与前瞻上下功夫,把握风险交流工作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副司长陈谞在会上指出,在未来发展方向上,要积极探索食品安全治理规律,提高治理科学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中国政府有关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新要求,通过监管理念、体制、制度、机制、方式等创新,着力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站在新的起点上――学科交叉与产业链延伸同步推进
       十几年来,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步伐正从食品制造,向原料、设备乃至流通的全产业链持续延伸。2014年中国食品工业首次进入个位数成长阶段,已不可逆转地进入转型与价值提升过程。与会专家表示,提升我国食品工业科技水平,就要找准创新着力点,尤其是要开拓新视野,与国外先进技术多碰撞、多融汇,才能在原料、技术、工艺、设备等核心要素方面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注重不同学科交叉,可以更好地推动食品行业整体进步。
       食品制造设备是食品工业发展的硬实力。在政府“工业强基工程——智能装备2025战略规划”的引导下,诸多食品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已快速从食品装备2.0进入3.0时代,企业对装备生产线、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加大。专家表示,新一轮的自主创新正唤醒市场对中国传统食品及东方食品的认同与回归,大批专用装备的创新无法再靠对进口机械的仿制测绘完成,以往的产品研发模式逐渐减弱,需要装备行业体现真正的实力——研发创新和精细加工的能力,更需要强大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力量中的互补、交叉和集结。
       与会专家指出,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多元化,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将对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形成多学科交叉势头,并涵盖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食品原料生产、食品配料研发与应用、食品制造、包装、运输和销售等。孟素荷指出,食品行业亟须科技界在多学科交叉中,解决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的问题,解决全球食品工业共性技术问题。

2015年食品科技界的热点汇聚
       食品营养与健康:学科交叉与延伸 
       本次会议期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新一届理事会成立,同时举办了“食品营养与健康国际论坛”,以学术交流的方式首次亮相。丁钢强、孙伟等食品与营养、科技与企业界人士的对接,为大会增添亮色。与会专家指出,实现营养与健康——食品工业转型升级这一目标,需要学科交叉、更需要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的对接,需要科技的交流与碰撞,凝聚科技共识。
       相关资料显示,因营养不良导致的全球经济损失估计为每年3.5万亿美元。而在我国,与营养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在我国,发展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在我国尤为重要。”与会专家指出。
       专家介绍,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发展正受到全球关注。根据美国专业调研机构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NBJ)发布的数据,1995-2008年世界营养产业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在8%-10%。 2014年世界营养产业市场规模超过3500亿美元。我国也步入营养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期。《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入国家发展规划。我国保健(功能)食品逐步向第三代发展,即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因子结构、含量和作用机理。与会专家提醒,食品加工技术要做好迎接健康营养的新挑战。

       婴幼儿乳品:提升科技与健康内涵
       中国的乳品工业成长之路经历了诸多坎坷与磨砺,“婴幼儿乳品”仍然是我国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会专家认为,2015年上半年中国乳业已进入低谷期,重塑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尊严是我国科研工作者及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针对婴幼儿乳品问题,此次年会上特别设立的“母婴乳品与健康评价研讨会”吸引了众多科研院所专家及企业代表的目光。国内外母婴乳品领域的知名专家,会同以三元等为代表的乳品企业,共同就中国乳品如何利用国际资源做得更好、更强、更有未来进行了深入讨论。

       海洋生物活性肽:从胶原蛋白到“蓝色食品”
       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海洋资源开发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在此背景之下,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也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以胶原蛋白系列产品为代表的海洋生物活性肽“应用典范”,关注度无论是来自市场亦或学术界都“高温”不退。
       2015年,被长期视为维护行业发展、加强企业自律的关键工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胶原蛋白》即将出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该标准的牵头起组单位,也籍第十二届年会,召开专题研讨,同与会的海健堂、无限极、安利等业界代表共同探讨了以胶原蛋白为代表的海洋生物活性肽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食品人——创造世界食品奇迹的坚定力量
       中国食品工业用30余年的快速发展,完成了世界食品工业的百年发展历程,这与中国食品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坚韧成长密不可分。 随着科技创新时代的到来,行业对科技界力量的需求日益彰显,科技工作者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影响力加大
       本次会议上,2015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杰出青年奖及优秀论文奖结果的公布引人注目。经过严格的推荐与评审程序,此次年会特别对朱蓓薇、宗庆后等13位科技、企业精英授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对王君等12位青年人授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杰出青年奖”。 27篇论文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优秀论文奖”。
       主办方表示,所设立的这三大奖项均为政府授权、评审过程规范、严谨、透明,凝聚了中国食品产业的正能量,同时更显示了十三五食品科技产业发展中对优秀人才的呼唤。代表们认为,在中国食品工业漫长的成长道路上,一大批优秀的食品科技工作者,正是在将科技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实践中,依托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升华,提升了中国食品工业的整体水平。
 
年青的力量:学生创新竞赛迸发创新火苗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始终关注青年人才培养,通过搭建各种形式的平台,如组建青年工作委员会等,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成才提供机遇与保障。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学生创新竞赛活动将触角延伸至国外――2015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学生创新活动暨中美学生创新竞赛得以成功举办。主办方介绍,以往学生创新竞赛活动只局限在国内高校。此次活动拓展空间,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中美两国青年人才在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领域的沟通与合作,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经过一年的深入沟通与协商才达成的合作。竞赛是从各自国家现有学生竞赛中挑选出优秀团队入围决赛。这是一场符合当下年轻一代思想与观念的新型学生创新竞赛,中美食品界青年学子们同台较量,精彩绝伦的比拼,让双方在碰撞中激发出智慧的灵感,创新的火花。“学生是科研创新最富激情与活力的群体,为其搭建舞台,给与充分的展示机会,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极为重要。”主办方强调。

第八届研究生论坛深入互动
       每年有近10万名食品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社会,为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和人力支撑。但同时,食品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的创新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创建一种对接与呼应已经成为中国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在此次年会中举办的第八届研究生论坛上,业内专家、代表与学子在相关话题上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互动。

下载: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在大连成功举办新闻通稿

Start at 2015-10-19 10:30 AM
Baidu
map